2020年3月5日,本會崔煜林會長、馮信堅理事長一行十一人拜訪經濟財政司李偉農司長,探討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後,如何提振工業,推動澳門經濟健康發展,與李偉農司長進行積極的交流與溝通,本會出席的還有副理事長李時泰、甄瑞權、李睿恒、劉鳯玲、何漢輝、黃添福、梁炎華、秘書長鄭倩荷等。
會上崔煜林會長及馮信堅理事長表示是次的疫情對澳門各行各業均帶來極大的影響,對澳門的經濟無疑帶來了極大的沖擊,對澳門各行各業帶來了無法估量的經濟損失,特別是本澳經濟回歸後則重博彩業,而作為工業界,我們一直不斷提出要發展工業,以平衡產業結構,令澳門的經濟能正常及健康發展,而今次疫情的發生,亦令我們更深刻反思澳門未來的經濟結構該如何優化。而特區政府現階段正為“一手抓抗疫,一手促經濟”而努力,因此廠商會希望與特區政府能在疫情過後,共謀如何攜手推動澳門的工業可持續及轉型升級發展。
本會提出短期措施包括有:豁免本地僱員及外地僱員的社保供款、豁免工業的水電費以及全面資助代送外檢費用;但澳門工業要長期發展,必需要軟硬件的配合,要有整套的規劃,而在長遠計劃及措施方面,建議:
- 利用橫琴建立澳門工業園
園內所有法律法規、制度及稅務等按照澳門現行的法律法規執行;爭取在工業園內生產的產品,符合某些規定,可被視作澳門製造;簡化通關問題,讓產品可以儘快進入內銷市場。
(二) 重新研究澳門新興產業,修改滯後的法律法規
由政府牽頭,深化“推動製造業發展工作小組”的功能,科學分析澳門的工業在環球市場、內地市場、葡語系市場的優劣勢,根據市場的規律去尋找產業定位,從而得出澳門適合發展哪些產業。在研究澳門新興產業的同時,亦要清理一些窒礙工業發展的陳舊法律法規,要重新審視及制定適合、扶持、有助及鼓勵澳門工展未來及可持續長遠發展需要的新政策。
(三) 政府加快落實澳門製造本地採購
在公共採購法修改法律上,增加鼓勵澳門製造的措施,吸引更多企業生產更多不同的產品。
李偉農司長十分重視本會提供的寶貴建議,認同在疫情下更加體現澳門工業的重要性,同時亦相信橫琴是澳門未來工業發展的重要機會,特區政府會在疫情結束後儘快啟動及研究如何協助工業可持續發展,為澳門工業生產延伸到橫琴創設更有利的條件。
會上雙方亦有就製藥業、青創、電商等多方的發展機會面進行交流,參與會晤的還有經濟財政司司長辦公室主任辜美玲,經濟局長戴建業,勞工局長黃志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