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8日,本會主辦的「大灣區『9+2』商會座談會」於勵宮酒店會議廳舉行,會議以「『商』遇澳門 凝聚灣區合作發展機遇」為主題,多個粵港澳3地多個商會參與。主辦方冀透過座談會加強各城市溝通了解,展示各方發展優勢,共同探討合作發展的機遇。

CKL 0987CKL 0987

9月28日,本會主辦的「大灣區『9+2』商會座談會」於勵宮酒店會議廳舉行,會議以「『商』遇澳門 凝聚灣區合作發展機遇」為主題,多個粵港澳3地多個商會參與。主辦方冀透過座談會加強各城市溝通了解,展示各方發展優勢,共同探討合作發展的機遇。出席是次座談會代表有: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副會長陳國民,澳門中華總商會副理事長劉藝良,香港工業總會副主席葉中賢,廣州市工商業聯合會副主席余劍春,深圳市工商業聯合會副會長黃仕坤,中共珠海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及工商業聯合會黨組書記曹少英,佛山市統戰部副部長及工商業聯合會黨組書記李德,惠州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及工商聯合會黨組書記李威進,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東莞市委員會會長及商會會長曾民盛,中山市工商業聯合會主席黃啟均,江門是僑商總會執行會長及青年會會長黃柏仁,肇慶市工商業聯合會副主席李永青,本會會會長崔煜林,理事長馮信堅,副理事長王世民及李時泰等出席。

陳國民表示,港資製造業企業正處於轉型升級新階段,他希望有關當局透過政府層面的協調,通過制度及政策創新,幫助港資製造業企業參與大灣區建設;港珠澳大橋即將開通,將來大灣區內人員流動將日益頻繁,如何解決香港居民在內地工作、投資、生活等引發的跨境稅務問題日漸緊迫,希望兩地政府盡快展開溝通。

劉藝良表示,社團可透過領導層與會員之間的聯繫,將未來的發展優勢以及政府的政策措施向廣大的會員宣講,從而推動工商界參與到「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當中。澳門中總與本會作為匯聚工商界精英的工商團體,應抓住這次發展機遇,發揮「精準聯繫人」角色,要利用澳門獨有的優勢對準利基市場做好內地與葡語國家的供求對接。粵港澳是國家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排頭兵,「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是一次良好機會,梳理出更主要的問題,提出更有效的對策。民心相通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社會根基,大家宜多與社會溝通,多了解社情民意,把基礎打牢。

葉中賢指出︰雖然大灣區基本達到貿易自由化,但仍有不少限制,他建議大灣區透過政策創新和突破,加強區內城市互聯互通,促進生產要素便捷流通,使大灣區內各城市的人員、貨物、資金、訊息的流通更暢通,可給大灣區擴大市場的規模效應,促進區域內銷市場的發展。期望各界在不同範疇抓緊大灣區發展的機遇,同時3地政府可緊密聯繫,塑造良好的政策配套,加緊推動大灣區的建設,充分發揮其經濟潛力。

黃仕坤表示,港澳大灣區工商合作必須建立一個長效的工作聯繫機制,只有在保證有效聯繫的基礎上,才能保證資訊有效傳送和共用、經濟要素有效流通、合作項目有效落地。他建議由3地工商業界成立統一的聯絡機構,建立一套互聯工作機制,通過網上平台建設、定期召開會議、共同舉辦活動等形式,加強灣區內企業之間的互聯互通。

曹少英表示,珠海將搶抓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機遇,推動珠港澳物流合作園建設,打造大橋經濟區。珠海將突出產業、交通、城市三大重點,以產業轉型升級為導向,做強做優實體經濟,加快構建現代化體系,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水準。又指珠澳兩地關係密切,合作層面日趨廣泛,希望澳門工商界人士在推動本地科技、餐飲、旅遊等行業健康發展的同時,融入大灣區同城化發展,尋找商機,完善創新合作機制,促進優勢與資源互補,建立互利共贏合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