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第五屆行政長官參選人賀一誠與四商會在本會會址會面,四商會的出席代表有近百人,本會由副理事長黃若禮、劉鳳玲及常務理事梁炎華3位代表發言,分別向賀一誠先生反映澳門的食品業及製造業現今的情況;提出未來發展方向的建議及澳門工業大廈活化問題。

NG1 9929NG1 9929NG1 9929

7月15日,第五屆行政長官參選人賀一誠與四商會在本會會址會面,四商會的出席代表有近百人,本會由副理事長黃若禮、劉鳳玲及常務理事梁炎華3位代表發言,分別向賀一誠先生反映澳門的食品業及製造業現今的情況;提出未來發展方向的建議及澳門工業大廈活化問題。

劉鳳玲表示澳門目前最大的風險是對博彩業的高度依賴,因此澳門需要重振製造業,促進產業多元,避免博彩業在不景氣時帶來的風險。但老舊的工業大廈是對工業發展的一大制約。對於衛生要求高的食品工業及製藥工業為例,大部份的現有工業大廈都達不到有關的衛生、電力、環保及排氣等要求,阻礙了行業的發展。而這些老舊的工業大廈大多集中在社區中,對居民的生活帶來不便,亦構成社區的矛盾。有以下4點建議:1) 因此建議新一屆政府可覓地興建新的工業園,為重振工業創造良好的生產條件。新的工業廠房可以較低的租金租給企業,但租用的企業必定要從事製造業,每年有一定的生產規模;2) 新的工業園建成後,欠缺條件改造的舊工業大廈可以進行重建,滿足社會的其他需求;3) 對於保全完好的工業大廈,政府利用好工廈改變成工貿大廈的功能,希望能突破法律制約,接受個別單位於工廈改變為商業用途的申請;4) 政府的“樓宇維修資助計劃”應增加對工廈的資助力度。

粱炎華表示藥物是必須品,是高附加價值的產業,加上受經濟境況影響較少,在全球普遍受各國重視,不論中藥或西藥,只要有成效均會有市場。全球人口總體增長和人口老齡化不斷增加醫療保健支出,促使政府和第三方支付者尋求控制醫療支出的方法,這促使對仿製藥的需求不斷增加。除鄰近亞洲地區的醫療體制擴大,藥物(尤其仿製)需求增加,製藥企業對高端藥物市場出口到西方國家的意慾不斷增加,這將對發展高端原料藥的需求將會相應增加,在控制成本及物流便利的考慮下,必然優先尋找鄰近有相關技術及產品質素的製造商合作。以澳門現有的條件,製藥業在中央及特區政府的支持下,澳門發展藥品生產是有很大的優勢。

黃若禮表示食品飲料目前是澳門最大的製造業,現時澳門食物製造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大類:手信類、糕點麵包烘焙類、粉麵製造類、食物工廠等,發展食物工廠是澳門新興的行業,建議企業借鑒“灣仔碼頭水餃”如何由小規模生產變成大規模生產銷售模式、“東望洋製餅廠”如何將傳統產品引入急凍生產技術模式、“黃枝記麵家”如何由只提供堂食的麵食轉變成干麵打入超市及家庭的模式。澳門食品工業面對的困難:廠廈老舊、政府文件申請時間長、食品進口內地存在檢驗互認問題等。

賀一誠先生總結時表示:澳門是必須要有工業,正如2005年配額制度取消後,一直在思考澳門工業的出路。澳門發展食品或藥品有較大的發展機遇,希望可以吸引原廠的製藥廠家來澳設廠。未來希望業界能多提意見共同努力為澳門產業適度多元。廠商會早前組織考察團赴日本參觀「日本國際食品機械展」,對推動澳門食品工業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並指出食品企業在考慮設備更新換代時,在資金方面可能有一些困難,在這方面可以研究向政府提意見,同時澳門手信業需要改變,不能只保持傳統,需要創新創意刺激旅客消費欲望,要避免產品同質化,互相協調,做好市場經濟規劃,廠商會亦要在其中發揮支援作用。